清华大学学报
    主页 > 期刊导读 >

学术评价、学术创新与学术期刊的现状与思考—

2015年10月18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创刊60周年之际,由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办的“学术评价与学术创新高层论坛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创刊60周年纪念大会”在桂子山召开。来自《南京大学学报》《清华大学学报》《新华文摘》等学术期刊的主编、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相关管理部门的领导等130余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本次论坛围绕“学术评价与学术创新”这一主题展开,代表们就学术评价的现状、学术评价与学术创新的关系以及学术期刊在学术评价和学术创新中的角色和定位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关于学术评价现状的反思 学术评价与学术发展、学术繁荣密切相关,是当前学术界普遍关心的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表示科学的学术评价有助于学术繁荣,能够引导学术发展,促进学术创新。就当前学术评价的现状,代表们纷纷发表看法,认为现有的学术评价机制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应提高学术评价的科学性。 一直关注当前学术评价机制问题的朱剑(《南京大学学报》)在论坛中表示,所谓的学术评价,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权威学术主体,按照公正的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它所掌握的评价信息进行科学的处理,得出评价的结论。但目前的学术评价已经不同于传统的学术评价,当前所有关于学术评价的争议,都是围绕着为政府或者行政权力部门分配学术资源、管理学术研究展开的。他指出,目前的学术评价体制是被撕裂的,最典型的情况就是出现了两个学术评价主体,一个是学术共同体(定性评价),一个是专业评价机构(定量评价)。这样的情况之下,评价就是撕裂的评价,撕裂的评价就是残缺的评价,残缺的评价就带来了种种问题。 针对目前学术评价机制濒临失范的现状,专家学者们认为这与专业评价机构过于量化的评价标准有关。专业的学术评价机构最初以科学的、量化的、公正的姿态登上学术舞台,它的出现弥补了之前以学术共同体为主体的同行评价在评价中以经验判断为标准的主观缺陷。但目前五花八门的学术评价制度,以及量化评价体系之评价权的超界域覆盖,尤其是日益严重的行政化趋向,使学术界对其评价机制和结果提出了质疑。仲伟民(《清华大学学报》)指出目前有很多的学术评价,对学术研究及学术创新造成了致命的伤害,主要表现为三个特征:其一,学术评价的工具理性。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主导学术评价的标准,既造成了行政对学术的无端干预,又在客观上鼓励了学术评价机构的妄为。其二,学术评价的学科“帝国主义倾向”。从自然科学移植而来的学术评价标准,套用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造成以项目制为中心、以刊物或出版社级别为标准、以数量化为标志的评价体系,尤其是各评价机构以影响因子等指标为学术期刊主要评价标准的现象,对人文社会科学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其三,学术评价的政治和社会导向。这种非学术评价导向不仅助长各种各样的机会主义、投机主义,而且会严重危害学术风气,危害学术的真正进步,造成学术虚假繁荣景象。 朱剑也指出,目前专业评价机构的评价是残缺的。专业评价机构主要是把它们所掌握的各种评价信息尽可能地转化为衡量数据,再经过对数据的处理得出评价结论。但这一评价过程也会出现一些问题,第一,不是所有的评价信息都可以转化成数据;第二,所有能够转换成评价数据的信息,在转换的过程中也会出现部分有价值的信息流失;第三,在数据运算之前必须对数据进行分析,而对数据分析则要求具有专业水准,评价机构缺乏的恰恰就是对各个专业的精通程度,所以专业评价机构的评价是残缺的。 许多学者也从“影响因子”的角度指出目前学术评价标准的片面性。刘京希(《文史哲》)指出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评价体系,尤其是纯量化的“裸数据”评价体系,对于以“影响因子”为主要指标的近乎偏执的要求,时时处处以数字说话,就使得其天生带有注重“形式评价”而非“内容评价”的弊端。它看重引文率,而不顾及引文缘由和动机是出于论说需要的恰当性引用,还是“为引而引”的不当引用或“强制引用”。姚申(《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指出,“影响因子”作为目前学界最关心的评价手段,是定量评价的重要工具。引入学术期刊评价曾起到先前定性评价难以达到的清晰、直观作用,因此被认为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但一旦人们将其作用无限放大,作为唯一甚至万能指标,就会走向反面。仲伟民也从评价标准绝对数据化,甚至就简化为一个排行榜,评价结果有失公允以及目前从事学术评价的主体并不合格,甚至可以说是严重越位等方面说明评价机构是目前学术评价走偏的推手。 面对学术评价的现状,蒋重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表示目前的学术评价机制已经影响到学术生态平衡。鉴于此,与会专家积极呼吁改进现有评价体系,实行科学的学术评价,营造学术生态健康环境,共建学术创新合理化平台,引导学术创新与发展,促进学术繁荣。田敬诚(教育部社科司)积极呼吁建立最佳的程序来保障学术评价的公平公正。学术评价的关键在于公正,从法学角度说程序正义就意味着结果正义,学术评价应该建立一种公正程序。朱剑从大数据的角度提出改进现行学术评价机制的方法,他指出,专业评价机构的长处在于数据的挖掘而不擅长对数据的处理,所以学术评价要走出目前的困境,学术评价机构必须首先退出学术评价领域,专事数据的挖掘、整理和发布,回归到数据开发者的定位,唯有如此,分裂的评价才可以走向统一,学术评价才有希望,学术研究才有希望,学术期刊才有希望。 学术评价与学术创新关系 如何开展公正科学的学术评价进而推动学术创新,是这次论坛一个重要主题。姜胜利(《南开学报》)认为,学术制度对学术发展、学术创新起着决定性作用。好的学术制度对学术发展、学术创新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则会起阻碍作用。他在肯定现行学术制度对学术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后,也指出了现行学术制度明显存在的过度量化评价、高校研究生培养方案僵硬、引进人才政策和制度执行方向偏差等种种弊端,不好的学术制度会败坏学术风气,不利于学术发展、学术创新。在具体谈到过度量化评价给学术评价带来的弊端时,刘京希以《禹贡》期刊为例,说明量化研究的不可取。他认为,量化研究评价体系尤其是行政化评价体系对于学术期刊成长与发展不利。 国际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要求学术评价必须因时制宜。姚申认为,在与国际化接轨方面,要打破“影响因子崇拜”说,坚持学术评价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要做到“四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形成对学者的学术成果和学术水平的基本评价;有利于鼓励创新意识;有利于形成质量并重的评价机制;有利于抑制浮躁学风,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在坚持“四个有利于”的条件下,就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总体来说,仍要遵循定量与定性互不偏废的原则。 与学术评价机制、制度等外部条件相对应,有的学者从学科自身发展角度对学术评价与学术创新发表了看法。郑欣淼(故宫研究院)结合故宫学的研究认为,故宫学的提出本身就是学术上的一个创新。把故宫当作一个历史文化的整体来看,把握了历史文化研究实质。他认为就学术创新而言,文化理念上的创新非常重要。李佃来(武汉大学哲学院)认为,学术创新并非是在方法、观点、概念体系上等各个方面提出与过去不一样的东西。学术创新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谈创新必须把握学术本质要求。做学术要把握两个端点或维度,一是从现实出发,不空谈概念,那么提出的问题才有根基;二是对现实问题的研究要有思想性、理论性,能够引领规范我们的时代,使时代良性发展,从这两个端点着手,踏踏实实去做,才能解决问题,于此而言就是创新。 柯锦华(《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指出,学术的生命在于学术创新,没有创新,学术就没有活力甚至死亡。面对学术界现在的创新焦虑与急功近利的心态,她指出一天到晚喊口号是不会实现学术创新的,一定要立足于现实,对现实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从而产生影响力。崔月琴(《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认为,期刊特色和培育学术新人,是提升学术评价、推动学术创新的重要节点。作为一个期刊,要在期刊界获得声誉,创出品牌,那么期刊一定要有学术资源,有一定研究能力的编辑队伍。编辑和学者要建立起学术联系,有一支学术团队在背后作支撑,形成刊物的特色栏目或者特色专题,而学术新人的发现和扶持是保持期刊特色,推动学术创新的一个重要责任。 学术期刊在学术评价与学术创新中的角色与定位 学术期刊作为学术成果的载体,是学术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由于其本身的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使其与学术成果一起成了学术评价的对象,同时在对其所刊发学术成果的取舍过程中也使其客观地具有了学术评价的功能。鉴于此,学术期刊在学术评价与学术创新中的定位与角色也成为与会代表热议的话题之一。王泽龙(《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认为,学术期刊承担着学术评价与学术创新的重要责任,优秀的学术期刊可以起到参与学术讨论、引导学术创新的作用。同时我们的学术期刊又是广大学者、评价机构、管理部门的评介对象,学术评介又规约着学术期刊。姚申也认为学术期刊评价之所以不容小觑,是因为现行学术评价机制的途径之一就是对学术期刊评价,通过对学术期刊的评价来间接地评价学术成果,学术期刊评价的偏差,最终会导致学术成果评价的偏差。 柯锦华在发言中论及学术期刊与学术评价以及学术创新的关系时指出,学术期刊处于学术生产机制的末端环节,它的工作性质和它在学术活动环节的位置,决定了它具有评价功能。她认为,学术期刊是学术共同体的组成部分,是学术评价和学术创新的把门人。为保证学术期刊在学术评价过程中的公正性,必须有一系列的制度来作为支撑,她以《中国社会科学》为例,表示采用内部审稿和外部审稿双方结合的审稿制度,即编辑审稿制度和外审专家审稿制度两种审稿制度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进而保证学术期刊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刘京希探讨了学术期刊评价的标准与形式标准的重要问题,他指出学术期刊作为学术生产过程的重要一环,其独立性和学术尊严无疑是产出有影响学术成果的重要保障。而当下量化评价体系的行政化却对期刊人办刊志趣和主体创造性造成了严重危害。他提醒学术期刊界,需认清量化评价体系尤其是行政化评价体系对于期刊成长与发展的束缚与扭曲,期刊界应该找寻更适合学术期刊成长与发展规律的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 张磊(《学术与探索》)指出学术期刊的学术评价功能可以细化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其中内部评价即编辑和主编的评价,并指出编辑部的评价非常重要,而外部评价即读者以及机构等社会的评价,它既可以为内部评价助力,对于促进期刊的质量有积极的影响,但同时对其负面影响也要保持警惕。她认为,学术期刊在履行学术评价功能时,是否严谨、科学,对于期刊质量非常重要,应该把握适度原则,同时还要处理好三对关系,即:基础理论研究和现实问题的关系;热点学科(问题)和边缘学科(问题)的关系,期刊有责任为某些特色学科、边缘学科、小众学科乃至濒危学科(绝学)留一份空间;学术名家和新人的关系,她认为给学术新人创造更佳的机会、搭建更多的发表平台,甚至对其稿件的评价稍稍宽容一些,怀揣更多的爱心,这对新人、对期刊、对学术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高自龙(《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心》)从二次文献的角度论述了二次文献之于学术评价的作用。他指出,长期以来大家都对文献研究里的影响因子分析或者引文分析法关注比较多,而对二次文献的研究关注比较少。他以《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为例,说明二次文摘在选择转载时并不是随意的,而是有一套非常严谨的标准和流程的。通过每年做的重要转载量的比对,显示出这种经过选择得出的数据对学术评价是有参考作用的,二次文献与绝大部分学术成果的质量水平具有正相关性。 解志熙(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指出,要推动学术创新,一方面学术刊物在编辑上的开放包容态度尤为重要,不能固守地域特性,甚或成为当地人、本校人的学术“自留地”;另一方面必须鼓励那些立足史实和实际、勇于提出新观点的学术创新。同自然科学相比,人文学科的学术评价是很复杂、很漫长的事,不像自然科学那样有比较明确公认的标准可用,所以对人文学科论著做出公正中肯的学术评价,除了编辑学术眼光之外,引入匿名评审制度,无疑是学术评价上的一个进步。龚胜生(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认为,学术评价、学术创新、论文审稿人共存于同一链条。学术评价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学术成果的创新性评价完善科学理论体系,推动科学技术进步,进而促进人类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和人类社会全面的进步;学术创新需要学术评价引导,政策引导、载体引导和专家引导对学术创新有推动保障作用;论文审稿人是学术评价的主体之一,是创新引导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