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学报
    主页 > 期刊导读 >

人工智能时代下艺术与科学的对话

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五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集中呈现了世界各国融合艺术与科学的前沿实践成果

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第五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围绕“AS-Helix: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与科学融合”这一主题,深刻展示了艺术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多元探索,彰显了“艺术与科学”的时代感召力。

一场高规格展览,一场高端研讨会,一部高水平论文集,一个高级别奖项,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五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的四个关键词。该展围绕“AS-Helix: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与科学融合”这一主题,由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位艺术家打造的120余件将艺术审美和现代科技有机融合的创新作品亮相其中。这些作品深刻展示了艺术家在人类认知的边界、技术创新的艺术范式、技术与艺术的协同创新等人工智能领域的多元探索,彰显了“艺术与科学”的时代感召力。

融合赋予新魅力

2019年11月1-30日,在北京举办的第五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上,新媒体艺术、工业设计、建筑与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纺织与时尚设计、陶瓷设计和其他体现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创新作品亮点纷呈,各具特色。来自世界各国各行业学者和艺术家结合新的技术变革,为艺术作品注入源源不断的灵感,诠释了科学和艺术的底层逻辑与哲学内涵,展现了科学与美学的深入互动。

亮相的艺术作品已经不仅致力于呈现艺术与科学融合带来的真实魅力,更致力于关注艺术与科学为人类文明发展带来的推动力。人工智能应用的架构平台《索菲亚机器人》聚焦人工智能和仿真人形机器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前景;《脑机接口》采用反射微蚀技术,以未来人脑互连为主题,让更多人认识到强大的神经接口技术惊人的优势和潜在的危险;沉浸式新媒体艺术作品《城市记忆》引发观众对未来人类与科技关系的思考……一系列技术多样、主题丰富的创新作品,向大众传递着艺术与科学交叉融合的理念,让人叹为观止。逛遍展会,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走向了通往未来科技的大门。

其中,一组揭示化学实验奥秘的作品《重现化学》,运用摄影语言,以纪录片式的描述展现了化学世界中别样的美,让艺术与科学在镜头下“融”了起来。气体反应、沉淀反应、金属转换反应、电沉积反应等“化学实验过程”就这样被推送在眼前:沉淀朴素的色彩仿佛是飘荡在夜空中的精灵;纤细的银针散发着一缕缕独特的光辉;乌黑的铅叶勾勒出层层分明的棱角;虚实闪烁的泡泡充满着梦幻灵动的气息……一幅幅活灵活现的化学图景汇集在这里,抓人眼球,引人赞叹。

设计团队表示,要想呈现出化学之美的真实状态,其实并不容易。“化学反应受制于很多客观条件,其反应过程也存在许多偶然性,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与拍摄之后才会进行比较和筛选。化学的美就隐藏在微小的浓度差异之中。拍摄重现化学,和其他类型的摄影不同,必须先把实验做好,才能拍出好的素材。”谈及创作过程中的思考,摄影师朱文婷说,“艺术与科学都是认识世界的不同方式,科学会给艺术创作提供更多的可能,艺术也会使科学更容易走近大众的视线。这也是我们创作这类作品的初衷,让更多人看见‘看不见’的科学之美。”

来自天津的王女士对科技十分感兴趣,她在《重现化学》这幅作品前驻足许久。“摄影作品让我从别样的角度领略到了化学之美,这是之前从未想到的。它不仅让我直观看到了美妙画面,也让我感受到人类对科技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在智能热的背后,蕴藏的其实是大众对科技和艺术前沿领域发展的兴趣和需求。大学生赵同学是一名艺术爱好者,谈及本次观看展览的最大感受,他兴奋地说:“这次展览特别有创意,充满了科技的元素和艺术的美感,构筑了由光、时间、运动与视觉、听觉、触觉相融合的新型感官空间,让我体验到了全新的艺术形态,特别震撼。”

“举办本次展览的目的就是通过系统展示国内外艺术与科学前沿探索的最新成果,深入探讨艺术与科学的内在关系,不断推动国际艺术与科学的创新,促进艺术与科学的和谐发展。”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表示。

探索丰富的艺术表达

科学求真,艺术求美。正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所说:“艺术与科学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性。”

人工智能时代,科技革命推动了以绿色、智能为特征的群体性重大技术变革。在此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实现艺术与科学的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