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武:校园需要小而美的应用
李贺武 清华大学网络应用支撑研究室主任
疫情下,校园移动应用的开发与部署再次受到关注。那么,当前移动应用开发与部署处于什么状态?存在什么挑战?未来移动应用应如何建设?针对此,本刊采访了清华大学网络应用支撑研究室主任李贺武。
2011 年起,李贺武和他的团队开始研发适用于学校的移动应用, 然后,At Tsinghua 诞生,这是国内最早的完全体现“移动”精髓的校园移动应用。到2014年,At Tsinghua 的下载量已达到7 万。期间,他们做了许多应用——教室推荐、WIFI 认证、单点登录、移动INFO、时空胶囊、校园BUS……“AT Tsinghua 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最欢迎的,往往不是大的应用,而是所谓小而美的应用。这也体现出互联网的长尾理论,每个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在学生中,这种小众化的需求巨大,所以我一直认为校园移动应用的开发不能仅停留在满足大众需求的层次,而应该探索如何支撑满足不断涌现的小众化需求。”回顾At Tsinghua 的开发里程,李贺武说。
“ 轻”与“快”的变化
《中国教育网络》:在您看来,当前整个移动应用开发环境有什么特征?
李贺武:总体而言,当前校园移动应用有两个主要的发展趋势:一是轻,二是快。“轻”指的不是代码量,而是指应用的便捷性;“快”指的是整个行业给予的应用开发的周期很短。这两点区别于过去传统PC端的应用开发,对开发人员的整体设计和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开发环境也着两个有利条件。一是主机系统的兼容性。现在的应用开发基本只用关注安卓和iOS两大平台,一定程度缓解了团队的压力。二是关于用户认证和应用的部署。伴随社会上各种应用平台的完善,包括融合认证在内的用户管理手段越来越多,可以轻松解决安装量和装机量,无需重复设计和维护。
这两个重要转变使得程序开发局面出现一定程度的逆转。另外,在“轻”、“快”之外,又引入了“智能”的理念。 如何真正融合“智能”,使得开发难度提升了一个维度。过去的压力单纯来自业务本身,而现在是在原有的业务流程基础上加入了“非可控”的智慧型支撑,形成了双重压力。
《中国教育网络》:那么,在您看来,当前高校移动应用的特征是什么?有哪些挑战?
李贺武:经过多年的发展,高校移动应用逐渐呈现出几个挑战:
第一,如何协同各方力量融合创新。
目前,高校移动应用的建设基本到了开花结果的深耕阶段。与早期相比,一个显而易见的特点是大家的兴趣发散了。不再是“不知道做什么”,而是“想做的事太多”。愿望很多,边界条件却越来越不利。这里的边界主要是指高校所能给予的创新体制。在我看来,校园移动一个好的开发机制应由科研、自有体系和社会力量三方共同协作完成,如何借助校内力量和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应用创新,是一件很难的事。
通过不竭的创新,营造一个繁荣的生态。在这个平台之上,允许用户参与,大家共同耕作产出产品,并分享果实。
第二,如何抓准需求,提升用户获得感。
当前,高校移动应用往往是签到、点名等小应用,缺乏整体性。很难抓准最“根本”的应用需求。实际上,校园的需求异常多元:学校的需求、教师的需求、学生的需求、科研的需求,几者融合在一起,如何智慧高效地满足这些需求,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话题。
第三,如何从疲惫的运维状态中脱身。
高校移动应用的现状,我觉得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火焰指的是:应用的需求和水平上来了,有些应用甚至充满了科幻感,创新的动力不竭。而海水指的是巨大的运维工作。过去几年,我们的业务应用呈指数级增长,但是运维人员可能线性增长都做不到。而且,每一个应用的运维都是碎片化的,无处不在、无时不用的移动应用导致无处不在、不眠不休的运维,所以整个运维的状态非常疲惫,也就直接导致缺乏精力和时间进行应用创新。
“尽力而为”到“尽智而为”
《中国教育网络》:面对校园移动应用的各种挑战与难点,您认为,要如何破解?
李贺武: 一方面,要从“尽力而为”走向 “尽智而为”。“尽智”一方面是信息资源的尽智,另一方面是网络上的尽智。
移动应用开发,我认为一定要克制一个想法——求全责备。应用和需求两者之间会逼出很多业务,但是每个需求都要满足吗?显然不是。什么都想做,什么都要做,必然带来成本和运维的压力。如果每一个想法都要实现,结果就是维护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