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学报
    主页 > 期刊导读 >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基础教研

一场关于艺术教育的自我问答

作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基础教研室专业基础课老师,您对基础教学有哪些思考和认识?它们在美术学院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是什么?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视通识教育,目的是让同学具有更为宽广坚实的人文素养和面向未来的创新能力。清华大学在招生方式上也做了重大调整,理工科和文科都不再按具体专业招生,而是面向大的门类。美术学院目前设有设计学、美术学和艺术学理论三个一级学科,囊括了20多个专业方向。招生时是按照三个大类来招生的。学生入校后,在人才培养上,美术学院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共同的基础呢?这就是美术学院基础教研室需要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随着时代变迁,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新的艺术流派也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意识到新技术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性,同时更强烈地感受到创造力在今天的艺术界显得更加弥足珍贵。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创造力是因人而异的,基础课程并不能根本性地提高一个人的创造力水平,但却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更重要的是,基础课教会学生观察事物,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专业基础课程分为三个层次:

美术学院设计与美术专业现在开设的必修基础课程分为素描、色彩、视觉语言、三维造型基础、综合造型基础、塑造、白描课程。选修课程有书法、摄影、解剖、速写等。还有中外美术史、工艺美术史及设计史等公共课程。

目前,您承担了哪些基础课程?它们在整个清华美院的基础教学中处在怎样的地位?

我负责教授美术和设计类学生的素描、速写、色彩和视觉语言1、视觉语言2等课程。由于每门课程大多是四周或三周,给长期作业所留的空间较小,这就要求课程每个板块的任务更准确地定位。因此,我会将每门课程内各板块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并注重各门课程的之间的衔接。例如,在视觉语言1的四个板块素描写生、装饰图案、平面构成和图形创意中,用同一主题贯穿整合,形成紧凑的“课程群”,将一张具象的写生作品,通过变形、重复、发散、拆分、重组等手法,演变成多幅抽象的作品,从而强化了单元课程的教学成果。

一位优秀的艺术家或是设计师,应当善于思考,并将思考转化为艺术语言,而绘画能力与思维能力都是艺术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在传统的艺术基础教学中,我们应注重造型与色彩等基本功的训练,扎实的绘画能力是艺术人才培养的根基所在;另一方面,判断力、思维方法与表达同样也是艺术基础教育的内驱力,教师授课时应当把学科的范围、知识框架以及方法论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将学到的技法与知识举一反三,从而具备驾驭更复杂、有深度作品的综合能力和课堂以外的学习力。

清华注重从“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个层面去培养学生。在一个单元的课程教学中,有知识的传授,另外还着重于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但它们都在以不同的形式有效地发挥着价值塑造的功能。回到艺术基础教育,学生绘画能力与思维能力培养的指向,更应是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品格、价值观和独立的艺术语言。在艺术基础教学中,我会带领学生不将目光局限在学分上,而是更积极、更主动地规划自己的学习和未来,读懂每门课程背后所蕴含的更丰富的信息。引导学生关心社会民生,关心世界的变化与转折,唯有这样,才可以创作出真正属于这个时代的作品,设计出真正能够解决中国人所面临的问题的作品。

2019年5月易县清西陵色彩写生

面对美术学和设计学不同专业的同学,您是怎么做到因材施教的?

美术学和设计学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都是不同的。即便是春季学期全年级统一上的户外色彩写生课,美术和设计不同专业的课程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设计类的户外色彩写生课程为四周,是秋季学期视觉语言2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延续。视觉语言2着重色彩理论知识、色彩构成和图案的研究,而色彩写生则是激活概念,从理论向实践深化的过程。在我的色彩课程中安排第一周为室内的静物写生,后三周为户外写生。鼓励设计类学生在色彩课程中尝试不同的材料表现画面,如水彩、水粉、丙烯、油画棒、彩铅、马克笔等。基于对材料特性的体验,把握色调与冷暖关系。而美术类的户外色彩写生课程为三周,通常选取油画、丙烯作为主要工具,其他绘画材料为辅,着重于不同场景的调性、光影研究,要求学生作业力图达到较为完整深入,形色结合的画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