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学报
    主页 > 综合新闻 >

“最帅科学家”王德民:高考接近满分,被清华


王德民,光看名字,你可能不会想到他会是一位中瑞混血,不会觉得他竟然叫王德民这种满含中国时代气息的名字。但这不仅是真的,而且这位中瑞混血,还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油气田开发工程专家。

而谈到石油,你脑海中可能会蹦出“石油工人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铁人王进喜形象,但石油开采的背后,如王德民一般的技术人员工程师等在大庆石油开采过程中也有着很大的贡献。

这位于1960年主动请缨前往大庆油田参与工作的中瑞混血,在他日后的人生征途里,为大庆石油付出了五十多年。

他的成就,多得说不过来。曾获中国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独立推导出“松辽法”,研究聚合物驱采油技术,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而他的爆火,源自一张学生时期的证件照片,照片上俊眉星目,中瑞混血,却是实实在在生在中国长在中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被网友称为“中国最帅科学家”。


石油专家

王德民出生于一个高等知识分子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医生,任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在美国留学时遇到了他的母亲——瑞士女孩儿文安清,后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任教。两人在美国相识,相知,相恋。结婚后在中国生下了这位后来的石油专家。

1955年,王德民考入了北京石油学院钻采系采油专业。在校期间,他成绩优异的同时还是校运动队的主力队员,即将毕业时学校有意让他留校。

但是1960年,大学毕业的王德民,选择了去大庆油田工作,从技术员做起。当时国内的石油开采技术并不成熟,大多都是借鉴国外先进技术。


而正年轻的王德民发现当时国际通用的“赫诺法”没有考虑井与井之间的干扰,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续这种误差会越来越大。于是他刻苦钻研,自学俄语阅读文献,终于自制了符合大庆油田自身的“松辽法”。

此后,王德民一直致力于大庆石油技术的研究工作,石油开采中遇到了什么技术上的问题,他就着力研究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王德民作风严谨,一丝不苟;他的每项研究都应用至今,一直以来坚持原则,只研究油田急需并且大部分需要的项目”,《光明日报》称。

而他的职位,也在这长久以来的刻苦工作中,从技术员一路升至高级工程师。如今,他已是中国石油不可或缺的重要专家。五十多年来,王德民在大庆石油的研究工作中获得了许多重要成就,也让他的人生散发着熠熠光辉。一个个头衔,一项项荣誉,都是对他这么多年来卓越成就的价值认可。


因帅爆火

王德民被人认识,在于一张曾经在网络上传的火爆的照片。网上冲浪的人们发现,这位院士年轻时浓眉大眼,俊朗长相的背后,竟是一位心怀祖国,才智奇高的工程师。

帅气的长相加上优异的成就,让王德民火爆网络,被更多人认识到他50多年的付出。

这种“出圈”的方式,怕是王德民自己都没有想到过的。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盛世安康,和平安稳,人们的关注点开始向娱乐、时尚倾斜,向更舒适更高质量的生活靠近,对美的欣赏也比以往更加包容,更多元化。

帅哥美女让人喜爱,抛去好看的皮囊,还能有才华,有能力,那就更让人赞叹了。


然而,当我们把时间节点放在王德民先生年轻的时代时,这位中瑞混血应该就不会像现如今二十一世纪这样“出圈”了吧。

那时候的王德民,作为一个混血儿,外貌与寻常人不大相同,那时候的人对于帅的欣赏也没有现在这般热衷,能够获得别人的认可,也不过是能力出众罢了。恰巧,王德民就是这样一个能力出众的人。

可以说,帅气只是二十一世纪国民对王德民夸赞的锦上添花,能力与贡献是我们敬佩他的根本。毕竟,帅气会在时间的磨砺下变了样,但才华只会在时光中愈发璀璨。


几件趣事儿

幼时,他的母亲日常与他用英文对话,以至于生在中国,他却在上学时听不懂老师的中文授课。小王德民淘气爱玩,一度气走了两个中文老师;他上中文小学的前几年只得靠背字的形状答题,也不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