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学报
    主页 > 综合新闻 >

清华才女王丽红,如今过得怎样?

导语:

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有越来越多的机会认识到异域的人,嫁到国外的女孩也不在少数,她们真的过得幸福吗?

01、一次相遇,成就一段跨国恋

王丽红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从小生活条件优渥,学习成绩也一直很好,高考时考入清华大学,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如果生活没有意外,她会一直在北京生活,结婚生子,过安逸的生活。

一次意外相遇,她与非洲小伙苏玛相识,苏玛也是清华的学生,王丽红被苏玛乐观向上的精神打动,两人走到了一起。

得知女儿跟非洲小伙恋爱后,父母直接提出反对,身为长辈,他们了解生活的不易。

非洲跟北京的生活条件相差太悬殊,且不说经济条件,就说生活习惯差距那么大,从小娇生惯养的女儿能受得了吗?

为了让女儿跟对方分开,父母还将王丽红送到日本留学,希望距离能够让女儿冷静一些。

但他们低估了爱情的力量,一对彼此心意相通的恋人,只会距离产生美,得知王丽红去了日本,苏玛也跟到了那里,让王丽红感受到对方的执着。

苏玛大学毕业后,决定要回家乡去发展,将自己的学到的知识,用来建设当地的环境。

王丽红知道后,做了一个大胆决定,跟苏玛一起去非洲。

不是游玩,不是考察,而是以苏玛妻子的身份。

这个决定迎来父母的反对,但王丽红心意已决,认为跟心爱的人在一起,天涯海角都是值得的。

到了非洲,她才认识到贫穷的含义,在非洲当地,很多人都在温饱线上挣扎,一夫多妻,很多孩子到处跑,父母也不会跟在后面。

苏玛给她介绍十几个女人认识,让她喊“妈”,这些女人都是苏玛父亲的妻子,他共有45个兄弟姐妹,这让王丽红真正感受到异地文化的差距。

但好在,苏玛表示,一生只爱她一人,让她悬着的心又踏实了下来。

02、找到自身价值,让爱情结出绚丽的花朵

刚来到非洲,王丽红经过一段时间的迷茫,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让她觉得很自闭。

后来,她将心静下来思考,我到底能给他们带来什么?

王丽红想到自己学到的知识,为什么不教当地人学中文呢?

说做就做,她的想法得到丈夫苏玛的支持,他们开了一个学校,王丽红负责教当地孩子们学中文。

她自己编教材,将生活与学习联系起来,让孩子们学习之后,很快就能用中文简单的交流。

看到孩子们说中文,让王丽红找到了成就感,她找来一些喜爱中文的年轻人,培养他们当中文老师,这样他们学成之后,可以回到当地,传授更多的孩子中文知识。

她有一个梦想,希望能够将中文传播到更多的地方,让整个乌干达的孩子都有机会学中文。

时间长了,当地人都称她为王校长,对她非常尊敬,她和苏玛的爱情,也被象征为中乌友好关系的象征。

王丽红是感性的,她相信爱情,为了爱,不远万里来到非洲追随爱人的脚步。

王丽红是执着的,她没有依附在丈夫身上,为了实现自身价值,她将自己学到的知识传播开来,也赢得当地人的尊重。

如今24年过去了,王丽红依然生活在非洲,容颜已改,初心不变,跟丈夫手拉手,守护着自己的爱情。

03、远嫁的女人,需要考虑的三种状况

王丽红的经历后,也引起很多网友的争论:“到底该不该为了爱情,不顾父母反对,远嫁异国他乡?”

支持的网友认为:

“人生只有一次,爱情可遇不可求,错过就是一辈子,如果遇到心灵相通的恋人,天涯海角追随都是值得的。”

反对的网友认为:

“爱情是多变的,男人的感情也不是恒定的,恋爱时期的你侬我侬,婚后也许会变成一地鸡毛,到了异地他乡,如果夫妻感情出现矛盾,被伤害的还是女人,女人还是要理智看待爱情,不要一时冲动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

我跟身边几个朋友聊过,关于远嫁的女人,认为大多离不开下面3种结果。

1、文化习俗不同,产生自卑心理

远嫁异地,最直接的感受是文化和习俗的不同。

比如语言不通,他们在说什么,你完全听不懂,如果你是性格比较敏感的人,看到他们对着你指指点点,很容易猜测在评论自己。

人都是有自尊心的,不喜欢被人评头论足,时间长了,会产生自卑心理,总怀疑自己哪个地方做得不好,引起别人的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