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学报
    主页 > 综合新闻 >

考上清华不去,考上中科院不去,超级天眼建造

1993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参会的科学家提出,在全球电波环境继续恶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以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信息。当时南仁东就跟同事说:“咱们也建一个吧。”

其实,这话说起来容易,但实现却异常困难。因为我国当时在天文科学方面的技术远远落后于国外。当时我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的口径不到30米,而美国的阿雷西博望远镜的直径却有350米,且全球望远镜计划,都很排斥中国科学家参与。

这就不难想象,“咱们也建一个”是多么困难的事情了。

但南仁东却凭着满腔热情与无比执着,最终花了22年时间,成功地建成了中国的“超级天眼”。从而为我国天文学跻身世界一流水平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谁会想到,南仁东当年在考入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时,居然都曾动过不想读书的念头呢?


(高中时期的南仁东)

说到读书,南仁东一直觉得是件挺容易的事。

他在读小学的时候,上课不算用心,但他记忆力很强,思路也非常活跃,别人做数学题都规规矩矩,但他却总能找到独特的解题方法,因此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不过,南仁东并不是死读书的那种学生,他热爱绘画和文学,能背很多诗词,也看了很多书,这其中就包括天文科学类的,而他也是那时候对天文科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据他弟弟南仁刚回忆,那时候由于父母忙于工作,他们都被寄养在生活在农村的外婆家。尽管生活清苦,但他们却玩得很开心。南仁东也和他们一样,天天在河套里摸鱼、采蒿等,不过他还有个爱好,就是在夜里到山上去看星星。

每次父亲回来看望他们时,南仁东总是会提出很多问题,比如:南半球的星星和我们看到的是不是一样的?外国有没有嫦娥……对于南仁东的“十万个为什么”,父亲总是建议他到书本里去找答案,并且每次回家总喜欢给他们带一些书回来。

1963年,18岁的南仁东参加了那年高考,他以平均分98.6分的好成绩(百分制试卷)成为了吉林省的理科状元,并被清华大学建筑系录取。

不过,由于当时国家缺乏无线电人才,所以原本高于录取分数线50多分的南仁东,被调剂到了无线电专业。南仁东对这个结果不满意,就不愿意去读。

他的父亲认为南仁东觉悟不高,所以特别生气地批评他:“国家少一个建筑师,多一个无线电科学家,难道不好吗?”

看着生气的父亲,南仁东只得乖乖扛了行李去学校报到。

不过,在南仁东读清华大学的时候,正逢全国大学生搞“大串联”,这让他高兴不已,也跟着南上北下到处耍了一圈。等到大学毕业的时候,他几乎玩遍了整个中国。

大学毕业后,南仁东又赶上了“知青下乡”的风潮,被下放到吉林通化无线电厂,做了一名车间工人。

23岁的南仁东去工厂报到的那天,被工人们狠狠鄙视了一把。

原来,在他们的印象中,知识青年往往都喜欢穿军装服,但南仁东却穿着一件颇为时髦的夹克,下面还穿了件颜色鲜艳的紧身裤,脚上蹬着一双锃亮的皮鞋。这份扑面而来的时髦,让工人们认为他华而不实,一点也不像清华大学生,倒像是电影里的公子哥,所以大家背地里颇为鄙夷他。

不过,满怀热情的南仁东对此并不在意。当时他在车间里做的是技术活,这让他很高兴,他不仅对自己手上的工作非常用心,而且他还喜欢到其他车间去学锻造、电镀、钳工等工艺。且他做什么像什么,这让工人们对他无比佩服。


(左三为南仁东)

有一次,南仁东找到厂长,说工厂大礼堂里的毛主席画像画得不好,并向厂长建议,让他重新画一幅。厂长并没有觉得毛主席画像哪里不好,不过他对知识分子很尊重,所以同意了南仁东的建议。

从那天起,南仁东就把自己关在一个空仓库里,除了吃饭睡觉,他几乎都泡在里面。

若干天后,南仁东带着厂长进了仓库,只见一幅5米高的毛主席画像赫然出现在眼前,且画像极为逼真。

这件事一下子就在厂里传开了,大家都纷纷跑来看毛主席画像,啧啧称赞。大家发现,原来清华大学的高材生居然还是个画家。

不久后,工厂听从国家号召,准备开发小型无线电收音机。于是会制图又学过无线电专业的南仁东,便成了四人研究小组的重要成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