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学报
    主页 > 综合新闻 >

朱湘:被清华退学,历经丧子之痛,一生孤傲不

朱湘(1904-1933),一生不过是二十几年的光阴,却经历许多坎坷,这与他的直傲,不妥协的性格有直接的关系,朱湘16岁考入清华学校,可谓是天才少年,与此同时,他在诗词上的造诣确实让很多清华学子望尘莫及,1922年,朱湘开始在《小说月报》等刊物上发表新诗,其诗重韵律,用字清雅,拉近了白话诗与古诗间的距离。朱湘与饶孟侃、孙大雨、和四人并被称为“清华四子”,但是这样一个才学卓越的年轻人,却在日常生活上与他人常常发生矛盾。
1923年11月,朱湘在《清华周刊》发表《课程上前车之言》,表明“清华现在是一个垂危的人,‘课程'便是伊的催命鬼。”繁重的压力让朱湘对学习彻底厌恶,一定要离开,似乎成了唯一的解脱,也是朱湘想要独立的催化剂。

此时,朱湘突然被清华学校开除,这是朱湘同当时社会的第一次冲撞,因为当时的清华是一所留美预备院校,学业相对繁重,校规较严格,学校会在某些活动上对出席的学生点名,而朱湘比较排斥这种规章制度,点名时会故意迟到,导致被学校记三次大过。
早前,朱湘的便定下了娃娃亲,1923年时,对象刘霓君女士北上找他成亲,他虽不满意,但出于同情,还是接受了这桩婚姻。次年春,二人回到南京。朱湘的大哥,常年为官,自然要将五弟的婚礼办的风光体面。
但在婚礼上,这位代家长,要求五弟像对待父亲那样向自己磕头,朱湘却只肯三鞠躬,双方当即吵闹起来,连喜烛都被打成两截。哥弟两彻底决裂,朱湘所坚持的三鞠躬,实则是他同社会的第二次冲撞,是对新的礼仪的执着和追求。

1926年,朱湘参与徐志摩、闻一多等人创办的《晨报副刊·诗镌》工作,因此被视为新月派的中坚力量,不久,二人便闹起矛盾,在闻一多出版《屠龙集》后,朱湘立马写了一篇《评闻君一多的诗》,在用韵、用字等问题上对闻一多的作品进行批判。闻一多给梁实秋写信说:“朱湘目下和我们大翻脸。
当时朱湘和他们一同出版诗集,排版时,将朱湘的《采莲曲》排在一个角落里,却将自己的《死水》和《黄昏》以及饶孟侃的《捣衣曲》排在版面上方,这一举动引起的朱湘的强烈不满,朱湘认为自己的作品比他们都好,闻一多这一行为在他看来就是嫉妒自己的才华,于是便跟他们决裂。
不仅如此,朱湘还迁怒于徐志摩,发文嘲讽徐志摩,称其为“油滑”的假诗人,也公开批判:“瞧徐志摩那张尖嘴,就不像是作诗的人。”。朱湘的举动,实在可气,也让他同曾一起成长的朋友反目。

尽管如此,朱湘的才气还是无法掩盖的,1927年,朱湘的另一本诗集《草莽》发布,在当时的文坛界引起不少人的追捧。
可是,这时的朱湘已经和家族、朋友都渐行渐远。
朱湘出国前,是一个极为自信和有规划的人,在他的计划中,用3年取得博士学位,继而大展拳脚;然而现实比较残酷,在美国2年,他先后换了3所大学,最终未能拿到任何文凭,这在当时的清华公派生中,像朱湘这样情况的是极少的,本就是敏感的人,这一段经历,也沉重刺激了朱湘的精神世界。
当时造成这种的局面主要有两大因素,一方面,在美国,西方人对中国人的歧视心理,终日苦闷成为朱湘的常态;另一方面,留美学生每月只有80美元,学习、生活都要靠它,在海外时,与妻子多次通信,信中内容绝大多数都是与钱有关,穷困潦倒的生活使他出现了精神危机。

1929年9月,朱湘回国,被安徽大学聘用,月薪300元,可因该校经常拖欠工资,他的生活艰难。夫人给他生了一个幼儿,朱湘与夫人刘霓君初期感情还较好,但是因为当时的经济情况不好,小儿子没有奶吃,活活饿了七个昼夜后离开人世,小儿子死后,妻子开始埋怨丈夫无能,夫妻关系渐趋恶化,朱湘的性格也越来越奇怪,常常迁怒于他人,当时没有收入的朱湘,平时却要抽最贵的白金龙香烟,自负和自卑的朱湘跳入了虚荣与现实的旋涡,无法自救。
他本想靠写作和教书来养家,无奈得罪的实在人太多,谁也不敢用他,几番钉子碰下来,妻子只好在工厂给朱湘找了一份临时工,以维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