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入学题,上联:孙行者,多数学生交白卷,
文化历史上最好的时光,除去春秋战国之外,似乎也只有民国能与之比拟。这个时期名家辈出,整个文化界都呈现出一种繁荣状态。更有意思的是,民国年间的清华北大教授们,与那些先贤们一样极具个性。比如说跟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并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之一的陈寅恪,便是这样一位极具个性的民国教授。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陈寅恪生于湖南长沙,父亲是清末四公子之一的陈三立。祖父是曾经的湖南巡抚陈宝箴,他可以说是生在了一个传统的书香门第世家,从小接受的教育自然也是当时最好的。四书五经、算学、地理、数学、英文等等课程,学了个遍,且还得达到优异出彩的境界。
因为陈先生是在家塾中上的学,老师不是父亲,就是当时有名的国学大师。这般家学渊源,他不光打好了深厚的国学底子,眼界还扩散至东西洋。后来还曾就读于上海复旦工学、柏林大学、苏黎世大学、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哈佛大学等等,可谓是学贯中西的大家,36岁就能与梁启超、王国维并称清华三巨头。
或许正是因着有足够的底气,1925年他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等人被聘为导师后,便开始了别具一格的授课方式。首先他有四不讲,也就是前人讲过的,他不讲。近人讲过的不讲,外国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过去讲过的不讲。那讲什么呢?只将未曾有人讲过的,因此他的课那是学生云集,就连朱自清这一类教授都会去听。
但实际上来说,陈先生是个二无导师,即无著作、无文凭。因着这个原因,还一度被当时的清华校长拒绝,一度被清华学子们排斥。然而当陈寅恪走入清华校园没多久,所有人都叹服了,他曾经一道三字题便难倒了一大片学生。那是1932年,清华要举行新生入学考试,国文系主任刘文典便邀请陈寅恪为国文考试拟题。
陈寅恪本来计划好了第二天去北戴河休养,计划不好轻易改变,因此他的题便拟得很匆忙。就两项,一项作文《梦游清华园记》,另一题是对对子。此时陈寅恪已经在清华待了好几年,学生们自以为了解了他的作风,结果这一次还是让他们大吃一惊。这惊在那对对子的三个字上联上头,他的上联是:孙行者。
结果有一半学生没想出来,搞半天,一半以上的考生交了白卷。得了满分的只有一个人,这人便是后来的著名语言学家周祖谟,他的答案是:胡适之。除去他之外也还有几个学生对得还算可以,至少符合要求了,比如说祖冲之、王引之等等,那些答唐三藏、猪八戒、沙和尚的一律视为不及格。
二三十年代正好是白话文运动兴起的年代,有人答不上来题,便结合时事怪清华大学食古不化。更怪陈寅恪,出一个这样的怪题来考学生,当时的教授最擅长的便是怼人。从黄侃到鲁迅,哪个不是能一番话说得人懵神的,陈寅恪也不例外。随即他提出了自己出这考题的原因,有四条理由,一个是测试考生能否分虚字和实字及其应用。
二则测试考生能否分清平仄声,三看考生读书之多少以及语藏之贫富,四考察学生思想条理。如此看来,他出这考题还是颇有深意的,解释文章一发表风波便平息了。可见他名望是能服众的,其实也是,民国的华北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是本国培养的学者,一派是有留学经历的,这两派之间互相瞧不起。
可不管是哪派,谁都不敢瞧不起陈寅恪,这在当时的学术界堪称传奇。一题观时局,从陈寅恪的经历,便可看出那个时代大师们的特立独行,你还知道哪些民国大师的有趣事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