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学报
    主页 > 综合新闻 >

2021“清华大学青年作家工作坊”落幕 新老作家畅

为期一周的2021“清华大学青年作家工作坊”日前圆满落幕,本期工作坊与《青年文学》期刊合作,聚焦于科幻文学,邀请了7位青年科幻作家进行线上研讨。工作坊由中心执行主任、中文系副教授、科幻作家贾立元(飞氘)主持,《青年文学》编辑、青年作家修新羽参与讨论。

工作坊期间,著名科幻作家韩松、夏笳、郝景芳、陈楸帆、赵海虹、凌晨、刘洋分别针对双翅目的《一部关于“纹面”的论文》、谭钢的《木偶与星星》、杨枫的《召唤兽:一部人类史》、石黑曜的《垢》、何庆平的《人生复刻》、慕明的《沙与星》、滕野的《缪斯之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参与者表示,通过工作坊深度交流激发创作灵感,工作坊方式的研讨也给他们带来了很深的鼓舞和感触。

工作坊研讨活动现场

青年作家交流汇集灵感

本次“清华大学青年作家工作坊”期间,青年作家们结合自身创作经验,围绕科幻创作的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对彼此的作品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科幻作家慕名近期创作了故事《沙与星》,双线交替上演的故事,让读者在公路现实与数学构筑起的世界穿梭。线上讨论中,参与工作坊作家结合作品,展开讨论与交流。慕明结合自己的创作,谈到青年作者的创作理念和作品更是呈现出了极高的多元性,“广义的科幻或者推想创作,可以说是从题材到形式两方面都走在文学版图的最边缘,青年作者的创作理念和作品更是呈现出了极高的多元性。作者们对生活有着强烈的思考和表述的意愿,立场和想法可能不同,有这样的机会,能够让作家们一起进行极其坦诚、深入的交流,拓宽对自我、彼此、乃至整个世界的认识,对创作非常有帮助。”

这样的讨论与收获发生在每位参与者身上。“虽然写作是一项十分私人的体验,但是人的感知、认知能力却也存在着局限。在这样的情况下,来自其他作者、成熟的读者的反馈格外重要。这种审读不仅是评价,也是一种对话,而评价行为本身也是一面镜子,有助于评论者反观自己的世界观和创作方法论。”《召唤兽:一部人类史》作者杨枫说。

墨甲机器人乐队在“水木科幻周”上表演

新老作家的“双向奔赴”

受邀参与此次工作坊的专家对此次研讨给予肯定,对于有成熟创作经验的作者来说,为新人作者创作分享经验的同时,与年轻作者交流亦是学习的机会。在作者凌晨看来,与青年作者的交流也让她受益颇多:“我在年轻作者们身上看到了创作的热情、激情和纯粹,他们的文字充满了灵性,对科幻文学的界限、形式、表达主题进行了大胆而勇敢的探索。他们拓展了科幻类型文学的疆域,给了我许多创作的启发和冲动。”

在《青年文学》杂志编辑修新羽看来,本次工作坊作者们的创作题材丰富多元,让人感受到了科幻的现实关怀与人文追问,也感受到了青年作者们在创作方面的思考与努力。“想要提高作品的品质,除了多读、多写以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多改。有过创作经验的人都能明白,修改甚至比创作更为艰难,因为它需要作者跳出现有框架重新审视作品,克服自身的种种弱点,挖掘作品的深层含义。很高兴工作坊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让大家有机会共同面对、相互扶持地走过这段修改之路,也相信大家的作品都能在反复的打磨和修改中变得更好。”

记者了解到,“青年作家工作坊”由清华大学文学创作中心发起,旨在为不同代际的作家、学者的深度交流搭建平台,为已经崭露头角、充满未来可能性的国内新锐作家提供支持,目前已成功举办3期。作为本次工作坊的发起人,贾立元副教授表示,持续一周的深度交流,让与会的科幻作家们对更新锐的科幻创作力量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对中国科幻的未来有了更多的信心,期待工作坊能够在中国科幻走向繁荣的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知依

编辑/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