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学报
    主页 > 综合新闻 >

清华公益热线火了!志愿者:万一有人站在生命

最近,这条热线“火”了起来,看着越来越多的未接来电,我开始担忧,万一这些未接来电中有像那个女孩一样,站在生命边缘,带着最后一丝希望却没能打通的来话者怎么办?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我不敢想象。所以我也想对所有需要这条热线的人说,我们一直都在,再试试;也希望其他人能够把这条资源留给真正需要的人。

第一通电话进来了,电话那头是一个声音轻怯的年轻女孩,“老师,我很苦恼,我不知道我是怎么了……”随着交流的深入,我帮助她慢慢理清了自己真正的苦恼:不是被家人误解,不是被朋友冷淡,不是对建立亲密关系的失落,而是对青春期一段感情的困惑。她留在原地不断地追问,希望有一个句号收尾。我陪她把这份感情“整理”好,她向我道谢,最后高兴地挂断了电话。

很多凌晨线是失眠患者打来的,有时我说着说着听到对面打起了呼噜

我开始了解她社会支持的情况。她的父母离婚了,爸爸组建了新家庭,对她很不好,她的亲生妈妈则在离婚后就一直联系不上。我问她,你觉得在这个世界上谁最爱你?她说是爷爷奶奶,但爷爷奶奶已经去世了,她想去找爷爷奶奶。她说,她一直以为把苦吃完就有好日子过,但是发现痛苦实在太多,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范围。我对她说,我在,我陪着你一起面对痛苦,爷爷奶奶肯定也希望看到你坚强地活着。

2020年,我加入清华幸福公益心理服务热线这个公益项目,在工作组负责热线支持工作,也是一名接线员。每当提起“热线”两字,我脑海中就会有许多鲜活的、生动的记忆涌现。

7月15日,一则关于“清华幸福公益心理服务热线”的视频引发关注,视频称,网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拨通了电话,发现这个专门为社会提供心理援助的热线不仅不用预约和收费,而且真的有用。对此,有网友称自己也获得过热线的帮助,肯定了热线的意义,也有网友质疑热线的可靠性,还有网友建议“请大家不要乱打,留给有需要的人。”

在这种想法的激励下,我在2014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心理学,现在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也是EMDR快速眼动疗法中国治疗小组的成员。

在接热线的时候,我体会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支持和关心,我倾听、陪伴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努力化解他的痛苦。有的来话者也问过我,长期接听热线,心理咨询师会不会也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我当时也反应了一下,发现自己没有产生过任何负面情绪,反而越接听热线,我感觉自己的心越来越柔软,对自己的正面评价也越来越多。很多凌晨线是失眠患者打来的,我会为他们催眠,有时我说着说着,听到对面打起了呼噜,这是一种难以言尽的成就感。

2020年清华幸福公益心理服务热线创建之初,我就报名并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调剂出一部分业余时间负责接留学生以及洪涝等突发灾害来话者的热线,长期坚守凌晨班,也处理过危机案例。

我叫邱淼,今年49岁,是一名民警,也是清华幸福公益心理服务热线的一名接线员。最初接触心理学是出于本职工作的需要。平时处理警情时,我发现有些人会产生心理创伤,除了解决眼下具体的纠纷之外,他们还需要更深层、长远的安慰。于是我想,是否能够借助一些专业的方法缓和人们悲伤、恐惧、愤怒等消极情绪。

虽然现在有了宝宝,但我还是希望在这条热线上继续做下去。从个人层面讲,我希望有一束光能够为身处黑暗的人指引航向;从社会层面讲,我希望能够和其他志愿者一起为社会提供一个倾诉的空间,从个人的“拐棍儿”成长为整个社会的支撑力量。我想这就是心理咨询师存在的意义吧。

我是王琳,今年52岁,自由职业,目前和家人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生活。从2017年起,我开始接受心理咨询培训,一边学习,一边实践,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THOMAS国际人才测评解读师,也在清华大学完成了积极心理学指导师积极教育方向实践班的培训。

专业的倾听与疏导使得清华幸福公益心理服务热线对咨询者能够起到“战地包扎”式的效果数。据项目的据分析显示,来电者对接线员满意度的评分达到8分以上,“这是一个很高的分数”,卜婧说。

“清华幸福公益心理服务热线”项目由北京幸福公益基金会和清华大学于2020年2月联合发起,最初目的是提供疫情时期的心理咨询服务,后来慢慢转化为常态化服务热线。目前热线设有社会大众线、青少年线、洪涝等灾害24小时紧急心理援助、老年线等多条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