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老师英若诚:海军间谍潜伏在我国多年,被著
02潜伏中国
1948年,李克夫妇结束了国内三年的学习之旅,决定前往中国进修。就在二人收拾行李的时候,美国情报部门突然找上了门,向他们传达了一个绝密任务,那就是作为美国间谍在中国进行情报侦察。
自建国以来,间谍对我国的渗透就从未停止过,李克夫妇只是其中的沧海一粟,时至今日,仍然是最可怕的国家隐患。他们的存在,不仅危害了国家的发展,更是人民幸福最大的威胁。
直到某天李克险些在狱中被美国情报组织投毒身亡,他才幡然醒悟,决定与妻子说出全部的真相。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工作人员告知李克夫妇,他们的审查出现了一些问题,许可证暂时无法发放,让他们回去等待后续的通知。那时审查严格,延迟发证也属正常,但夫妇二人因为间谍的身份较为心虚,认为自己的身份已经败露,慌张地返回了学校。
清华大学就曾出现过这样一对间谍老师,李克、李又安夫妇。他们和蔼可亲,在中国定居多年,若不是影星英若诚看穿了他们的真面目,可能至死都无人发现。这对间谍夫妇是如何窃取情报的?最终英若诚又是怎样揭穿了他们的真面目呢?
9月11日,北京高级人民法院对间谍案进行了公开审理,向全世界宣布了美国的间谍罪行,分别判处两人四年与六年有期徒刑。可惜,最终判决没能执行,因为当时国家需要换取钱学森回国,只能作为交换条件将李克夫妇当庭释放。
谍战片是影视剧场里经久不衰的热血题材,这些影片的主角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杀伐果断,精明能干的形象。然而真实生活中的间谍真的是这个样子的吗?其实不然,间谍想要成功安全地窃取情报,出风头是绝对不行的,反而要绝对的低调。
除了常规的“洗脑”学生亲美外,他们还会动员学生利用自己的家庭去窃取额外的中国情报,然后与名单一起通过电报传回美国。当时我国对间谍打击效率并不低,但夫妇二人却几次因为好口碑与低调的行动顺利躲过了清查。
04结语
夫妇二人年轻时都在美军情报部门工作过,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了下来。此次任务十分简单,只要借助身份发展亲美学生,为国家招揽年轻的高等人才就可以了。
这样的情况直到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才有了新的变化。当时,国家主张抗美援朝,民众们参军的参军,捐钱的捐钱,抗美情绪达到了顶峰。
凭借着自身较高的文化修养,以及精通多国语言的优势,两人刚到北京就顺利扎根,留在了清华大学担任教师。为了接触更多的学生,夫妇二人将自己包装得十分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在课堂上,他们面对学生的调皮捣蛋、作弊逃课,从来都是一笑而过,期末考试也是统一及格,从未让任何一人挂过科。课堂下,他们拿出自己的奖金给学生买礼物,时不时地进行聚餐聚会,如朋友般平等交往。
1951年9月,掌握了全部证据的国安部门以间谍罪将李克夫妇抓捕了起来。然而审讯初期的推进十分艰难,面对确凿的证据,夫妇二人仍坚持的不知情,导致审问一度陷入僵局。
这句话在其他人听来,可能只是一句气头上的牢骚,李克也就没有在后续进行解释。但他不知道的是,在场有一位学生抓住了他的漏洞,这个人就是后来的著名影星英若诚。
在惊恐情绪的持续下,夫妇二人再难维持原来完美无缺的人设,逐渐暴露了本性。李克甚至在一次情绪失控时,说了一句非常危险的话,称“中国的信仰是虚无缥缈,没有未来的”。
其实,国安也早就在关注这对美国夫妇了,出境许可证就是他们下令延迟发放的,目的就是想要抓住李克夫妇的错处。为了掌握更多的证据,他们委托英若诚以学生身份,深入调查,很快就收集到了关键的确凿证据。
01情报工作
英若诚的父亲曾为国效力,翻译各国文献,他从小耳濡目染,远比同龄人要敏锐,虽然他当时只是个大学生,却还是察觉到了李克失言背后透露出的问题,当即将这个发现报告了校长。校长也十分重视,直接将这个发现上报了国安。
一次偶然的机会,部队长官发现他精通日语,便将他调到了重要的海军情报处,负责日军情报的翻译与破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