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学报
    主页 > 期刊导读 >

清华大学语言中心教授何福胜让爱流动塑造留守

清华大学语言中心教授 何福胜

关键在于,它让留守儿童从被同情的对象,改变成负责任的主体。

送书包、送文具……每到6月,各地会推出不少给留守儿童送爱心的活动,“关爱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一些地方庆祝儿童节的保留节目。

民政部2018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97万。这主要包含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的儿童。但有专家在调研中发现,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农村儿童不是父母全部缺失,只是缺失一方,这也属于留守状态。

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成为一个社会难题。在现实中,留守儿童由于与父母长期分离,缺乏亲情关爱和有效监护,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甚至犯罪等极端行为。怎样有效地关爱留守儿童,成为我国社会治理的一大考验。

心理问题突出

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大部分留守儿童并不缺衣少食,有些孩子甚至会得到更多的物质补偿。对他们而言,最大的问题是长期与父母分隔两地造成的心理问题。

2015年6月,贵州毕节一名14岁少年带着3个妹妹服农药自杀,他们的身份便是留守儿童,这名少年在留下的遗书中写道:“死亡是我多年的梦想,今天清零了。”

他的心理症结是在多年的留守中形成的。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显示,心理行为健康问题是当前留守儿童面临的突出健康问题,留守儿童感到孤独、沮丧、想离家出走、自我伤害的比例都高于非留守儿童,而且问题随着年龄增加更加凸显。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者张丹丹2013年对南方沿海一所男子监狱调研发现,16岁之前有留守或单亲背景的服刑人员比例比普通农民工高出一倍多。

更让张丹丹等研究者担忧的是,留守儿童背景的犯人入狱之后,他们的孩子成为第二代留守儿童,两代人命运呈现代际传递。

心灵帮扶不足

“我喜欢过年,过年爸爸妈妈就能回来;我也不喜欢过年,过了年,他们就走了。”这是一名留守儿童袒露的心声。

很多留守儿童一年到头见不到父母,有的甚至一年接不到一次父母电话。《2018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显示,约40%的儿童一年与父母亲见面的次数不超过两次,约20%的儿童一年与父母联系的次数不超过4次。

长期缺乏陪伴与亲子联结较弱,导致留守儿童被消极情绪裹挟。消极情绪夹杂对父母的怨恨,超过10%的留守儿童说父母“已死”。

绝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由年老体弱的祖父母隔代照料,弱弱相助的生存模式普遍“重养轻教”,留守儿童的心理难以被关注与满足。

然而,对留守儿童心理的关怀却普遍不足。“学校是留守儿童重要的成长场所,但在现行教育体制下,老师普遍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语言中心教授何福胜表示。

他发现,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更谈不上对留守儿童进行专门的心理疏导,留守儿童因父母缺失而产生的情感空白无法填补。而性格闭锁、人际交往不良,加上缺乏家长管教而学习成绩下滑等原因,留守儿童在学校里反而增添了新的心理压力。

更有甚者,随着校园欺凌事件的上升,留守儿童群体成为施暴者和受害者双重重灾区。

与此同时,政府与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心灵帮扶也明显不足。虽然我国近年来在不断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关爱服务体系,但是,关爱主要在物质帮扶、救助、保护等方面,鲜有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具体内容,尤其缺乏可操作细则。

心理关爱难度远高于物质资助,社会组织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灵帮扶也非常有限。

《2018年度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认为,“对留守儿童心灵帮扶的有效路径是提升核心自我评价与改善亲子关系。”而一项基于腾讯公益的抽样调查显示,国内每年对留守儿童帮扶捐助中,仅有12.77%是针对上述两条路径进行的。

让爱流动起来

长期以来,留守儿童都被当成弱势群体,是被同情的对象。但事实上,当人们以同情心态走近他们时,很可能给他们带来二次伤害。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涉及面广,亲子分离又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为解决这一难题,上海一家公益机构进行了探索,从留守儿童家庭最根本的关系困境入手,设计了“爱的共振腔”模型,破解留守儿童心灵关爱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