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学报
    主页 > 期刊导读 >

从语文教学走向语文教育的实践探索

清华大学教授石中英在《教师要做大先生》中说:“教师的核心任务不是教学科,而是育人才。教师对人的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一个个具体的个人,也是为了文明的传承,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和人类的未来。”语文学科作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政课程之外,因其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不应只是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而应使教育、教学二者自然有机地融合,水到渠成地从重知识能力发展的“语文教学”走向着眼未来、全方位育人的“语文教育”,成为思政教育一体化发展建设的有力支撑,共同协作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课程思政现状调查对语文教育教学的启示

笔者从所在校“课程思政建设”问卷调查中发现,教师对课程思政理解还有待扭转;课程思政的素养还有待提高;对课程思政的具体内容还有待明朗;课程思政建设缺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育人途径也较为单一。

我们把目光由整体状况转向聚焦语文学科。一直以来,语文教师都在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在正确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的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等方面适时适度地进行着延展渗透,但不可否认,对课程思政问题鲜有深入思考,语文教育的深度、广度不够,“教学”与“教育”的结合较为生硬,形式上也流于说教或僵化枯燥。

二、从“语文教学”走向“语文教育”的实践探索

(一)以课程为载体,挖掘融合点,塑造精神品格

学科教育是以学科知识为载体,深入挖掘学科本身内在精神的价值过程,其前提是必须尊重、坚守每个学科的基本属性,而不能随意泛滥地延伸。在课程中,学科教学元素是显性的、现实的,而学科教育元素是隐性的、潜在的。将课程中的教育元素和功能由隐性转化为显性,需要教师利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深入挖掘课程育人的生长点以及教学与教育的融合点,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在系统、科学的学科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思考,打通思维的渠道,将学科知识的触角自然延伸到教育领域,将心灵收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精神素质的整体提升。

语文教学中很多素材都是培育、塑造学生高尚精神品质的载体,而使之走向“语文教育”的关键并不只是让学生浅层次地受到情感的感染,而是通过寻找切适的融合点,进行深度挖掘,真正让他们受到精神的触动。如,学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时,笔者抓住梁启超先生讲解韵文情感时所朗诵的作品这一融合点,通过引发深度研读,让学生在体悟中获得精神的引领,自然地完成由教学向教育的转化。课的最后我们总结说:

“讲《箜篌引》,他想到救国理想的破灭,同志的牺牲,心生悲情;讲《桃花扇》,他为国家的衰亡痛哭流涕;讲杜诗,他为失地的收复张口大笑。虽说任公晚年专心学术,不谈政治,但他永远怀着一副古道热肠,其悲其喜,皆由社稷苍生!这也就验证了我们开头所说的他所有政治立场的变都源于他不变的爱国之情。如果我们也愿意承继任公先生的‘热心肠’,以满腔的爱国之情挑起振兴中华的重任,让我们的父辈、祖辈都能欣慰地感慨‘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我们今天就不虚此课了!”

(二)以活动为依托,创设群文阅读情境,厚植家国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师要在坚定理想信念等六个方面下功夫,而这一切培养目标的源头和根本是要有深厚的爱国情怀。在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因其组合的性质可以让学生从更宽广的视域,运用比较、联想等高阶思维方式,发现更本质的语文特性,同时更易于在群文阅读的活动情境中感受作者的精神世界。

在《生命衰逝中的人格升华——杜甫生命末期诗歌的专题阅读》活动中,笔者把《登岳阳楼》《阁夜》《登高》《旅夜书怀》等几首同写于杜甫一生中最为艰难困苦却又是创作最辉煌灿烂时期的诗歌结组,感受他的宽厚仁爱情怀。

在学习活动“缘景明情,探求生命末年中的深重悲情”中,师生经过讨论共同感受到诗人吟唱出的不仅是个人的哀歌,也是国家的殇歌、时代的挽歌。除了重重叠叠、排山倒海般的“悲”情外,诗人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将个人的痛苦命运置放在整个国家的命运之上的阔大胸襟更令学生动容和震撼。学生说,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的伟大之处在于:无论穷达,都兼济天下。几乎每首诗他总会转到国事维艰、民生疾苦上去,他以自己病弱的双肩担起了天下这沉重的悲。杜甫之所以被尊为“诗中圣哲”,其诗之所以被誉为“博大精深”,主要原因便在于其中回荡着强烈而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这是杜甫为人景仰的根本原因。他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使我们感到的不是一味的悲,还有一种感发的、激励的生命力量。杜甫的生命虽已走向衰弱凋亡,但是他的人格却在不断地升华,就是这种人格力量启迪、激励着我们。